欢迎光临特色城镇网!
>首页 -> 魅力城市 -> 中国魅力城市大全->正文

内蒙古包头推进“十个全覆盖” 带来美丽乡村巨变

时间:2016-12-02    来源:中国文明网    作者:     【

  草长莺飞读书日,美丽乡村香满园。在这巍巍阴山脚下,在滚滚黄河岸边,在书香与草香之间,我们徜徉其中,感受内蒙古“十个全覆盖”给乡村带来的巨变。

  包头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中国重要的基础工业基地和世界轻稀土产业中心,被誉为“草原钢城”、“稀土之都”。然而,在已获得的众多国家级城市荣誉中,“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城市”“全国棚户区改造示范市”以及“创建幸福家庭示范市”赫然在列。

  54.2亿元、592个嘎查村、1.8万户、1726.69公里……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千万颗被“十个全覆盖”工程温暖的民心,也是280万包头人为解决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配套不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等发展瓶颈的决心。

  这样的决心,让美丽乡村不再是朦胧向往,27768平方公里的黄土地上,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变革……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住乡愁”

  63岁的彭小狗在加工面粉的间隙,总要来村头看看,新盖的房屋进展到了什么情况,欣喜之情写在脸上。彭小狗是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乌克忽洞镇腮忽洞村村民,自己在村里开了一家面粉加工厂,自己家的旧房子已经拆除,村里正在修建新房。

乌克尔镇白石头沟村 图片来源:包头日报

  “新建的正房60多平米,凉房20平米,连院子共有一亩大的地方,共计投入12万多,村民自己掏一部分,约2.5万,其余政府负担。新房整体建成后,统一分配,到时候村民拿上铺盖就能住。”乌克忽洞镇镇长刘建功对记者说。

  坚持“拆撤并行、建改结合、因地制宜、分层推进”是达茂旗“十个全覆盖”的总思路,采取“政府统建、村民自建、砖土置换、货币安置”4种形式改造危旧土房。到年底,将完成183个自然村的建设任务。

  包头市在“十个全覆盖”工程的谋篇布局之初,就把产业发展放在核心位置,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把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与发展产业、精准扶贫和基层党建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产村同建,产村融合,积极培育发展适合各地特色的产业项目,做到一村一业,一村一品。

  “百灵庙镇黄花滩新村依托那达慕文化产业园优势,打造成集观光农业、北虫草种植、农家乐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休闲示范区。小文公乡西营盘新村则以‘文公乡情’品牌为契机,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牧区嘎查村依托草原风光与产业化园区,重点发展牧家乐旅游与肉牛、肉羊养殖。此外,石宝镇石宝新村围绕石宝铁矿集团发展二三产业,企业从业人员逾2000人,餐饮服务从业人员1175人。希拉穆仁镇哈拉乌素嘎查吸引周边约70%的农牧民从事餐饮、住宿等旅游服务业。”达茂旗委副书记、代旗长张永文对记者说。

大巴拉盖村改造前的土路 图片来源:包头日报

大巴拉盖村改造后的平坦大路 图片来源:包头日报

  整齐的村落,崭新的砖房,宽敞的庭院,精致的广场。走进包头市九原区哈林格尔镇打圪坝村,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上,村民们的私家车来回穿梭。房舍前、田畴里,一张张笑脸,一句句心里话,映衬出一片和谐景象。

  打圪坝村村民吕占荣满面笑容,用手指着前面不远处说:“那家农业专业合作社是我儿子办起来的。前几年村里路不好走,运蔬菜的车都不愿进村,合作社生意一直不好。现在,村里的路平坦了,合作社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今年,我们村的蔬菜卖到了包头、呼和浩特、太原等地,家里的年收入从过去的几万元增长到近20万元。”

九原区建成清水墙留住乡村原貌 图片来源:包头文明网

  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过程中,包头市九原区科学制定实施方案,扎实开展规划设计,按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总体要求和“不大拆大建、不贪大求洋、不抹灰、不上涂料”的“四不”原则,在实际打样、广泛征求群众意愿和施工队建议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九原区2016年“十个全覆盖”规划导则》,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对道路建设,房屋建筑改造,公共服务设施改造的范围、做法、标准、造价进行了明确规定,为开展各项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村里的路灯亮了,照亮了农牧民的心,村容村貌美了,美在了农民的笑容里。数据显示,两年来,包头市针对改善农村牧区群众居住出行问题,累计投入资金26.76亿元,改造危房1.8万户,拆除维修土旧房2万余户,完成街巷硬化1726.69公里,为4232户无电户通上了电。

  ●“一村一业” 村民的保障

  乡村美了,农牧民的居住环境变了,长远的生活保障如何实现,产业发展是关键。

  “建设美丽乡村,实现美好生活,产业是前提,富民是根本。”这是固阳县委副书记蒙垠亮对产村融合的解释。

  对此,固阳县制定了县、镇、村三级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各村的实际情况,规划实施了10类优势特色产业及其模式。如缸房口村的马铃薯种薯繁育,白银合套村整村的土地托管,黄磨坊、南壕等村的“伴养鸡”,河楞、达头地等村“杜泊羊”养殖,纳令圪堵、天盛城、西永兴依托马鞍山、秦长城、大仙山发展农家乐等,初步形成产村融合的格局。

东河区沙尔沁镇沙尔沁一村的辣椒 图片来源:包头文明网

  据记者了解,土右旗在加快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培育形成了粮饲、乳、肉、果蔬四大主导产业,拥有年产粮食75万吨、蔬菜27万吨、牛奶35万吨、肉类7万吨的生产能力,辐射带动全旗农牧民融入产业链,有力巩固了“十个全覆盖”工程成果。

  在产村融合的同时,包头市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官方数据显示,两年来,环境综合治理累计投入20.06亿元,绿化1136亩、植树44万株,修建排污管道175公里,新建垃圾转运站5处、污水处理厂1处。

黄河谣生态文化园 图片来源:包头日报

  黄河谣特色乡村旅游项目是九原区在旧村整合拆迁整理土地后兴建的,项目占地31亩,投资8160万元,规划建设面积6500平米,预计于2017年底全面竣工,将成为当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

  项目投入运营后,可为当地新增就业120人,食材及耗材采购预计将给周边200户渔场、农户带来1000万元以上的年收入,并拉动相关就业600余人。

  显然,产村融合不仅补齐了包头市农牧业经济发展的短板,还成为了农牧民增收致富的助推器。

  一座村庄,一首佳诗,一幅油画,一阕乐章。当前,包头市正努力用“十个全覆盖”工程打造农牧民幸福美好生活的靓丽风景线。

土右旗萨拉齐镇白墙红瓦风格的文化墙 图片来源:包头文明网

土右旗沟门镇白墙灰瓦风格的文化墙 图片来源:包头文明网

  包头市土右旗委副书记、政府旗长赵辉向记者介绍:“在‘十个全覆盖’实施过程中,土右旗立足凸显‘三种特色’,全力打造了一批以晋陕、黄河、蒙元文化为背景的特色村庄。如明沙淖乡蒙家营村的灰墙灰瓦风格,海子乡竹拉沁、南尧子村的白墙红瓦风格,将军尧镇张立文尧、水圪兔尧、仁义昌村的黄黏土风格,双龙镇三道河、木头湖村的白墙灰瓦风格,形成了‘一个片区一种风格、一个节点村一种特色’。针对毛岱等18个历史特点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实际,目前正在建设18个文化广场。”

土右旗贺成全村通过“十个全覆盖”有了卫生室 图片来源:包头日报

  “‘十个全覆盖’不仅让村里的路变得‘光溜溜’的,还新建了卫生室,现在,小病不出村,去卫生室就能解决问题,我们生活的更安心了。”土右旗明沙卓乡蒙家营村村民石高峰说。

  ●让美丽乡村长久美下去

  美丽乡村建好了,如何保持,如何管理,如何建立长效机制,这被执政者认为是“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同样重要的一个问题。

  据土右旗委副书记、政府旗长赵辉介绍,为巩固“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成果,土右旗总投资1.1亿元建设的12个垃圾压缩转运站、配备200个村的环卫设施项目正在环评。目前,4个村的垃圾收集焚烧点、34座水冲厕所、660座旱厕、7400座户厕和400公里的排污渠正在加紧建设,7100个垃圾箱正陆续配备到位。

农村牧区环卫清扫让村庄更美丽 图片来源:包头日报

  土右旗明沙淖乡蒙家营村农民王福新是村里的一名清洁工,他说:“硬化路多了,清洁工也得增加了。过去村里四百三四十口人,住的都是土房。现在,大家都住上了砖瓦起基房,院子也大,柴草一律不进村,真是天地之别。我在村里做清洁工的工作,一个月工资1000元,挺满意了。以后我一个人估计就忙不过来了,还得再有两三个人。你看,都成水泥路了,得打扫干净啊。”

清运垃圾 图片来源:包头日报

  为实现城乡执法一体化,九原区将城市执法向农村牧区延伸,把区城管执法局52名干警下沉到苏木镇,人财物划归属地管理,业务指导考核由区城管执法局负责。并按照区域面积、人口数量等划分网格,实行精细化管理,做到了违法建设管控反应快速、机制灵活,有效解决了农村牧区“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问题。

  包头市部分旗县区采取的管理方法,从制度上确保了“十个全覆盖”工程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有效推动了城市管理工作向农村延伸,从而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差别,促进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勤劳节俭 家庭和睦 相亲相爱

  引导农牧民过上富裕、健康、文明的生活,是包头市建设美丽乡村的最终目标。因此,包头市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在各区县同步开展。

幸福大院里的快乐生活 图片来源:包头日报

  诚信教育、孝敬教育、勤劳节俭教育,促进了家庭的和睦,亲人的相亲相爱,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老年人的老有所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里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固阳县委副书记蒙垠亮告诉记者:“通过开展乡风文明大行动、星级文明农户、最美家庭、干净人家、致富能手、好媳妇、好公婆、好妯娌’等评选活动,激发了农民的荣誉感、上进心,成功引导了农民群众向上向善的新风尚。”

土右旗乡村制定的村规民约 图片来源:包头文明网

  结合当地实际,旗县区制定并完善乡规民约,使农民群众内心有尺度、行为有准则。各镇村还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促进移风易俗,用民间舆论的力量引导农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

村民们的幸福生活 图片来源:包头日报

  新的村容村貌,新的基础设施,新的公共服务,新的致富产业,新的生活习惯……如今,包头市农牧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再也不用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再也不愁住房夏天漏雨,冬天透风,再也不用跑出十里八村去上学、去看病,再也不用守着几亩地等救济……

  在包头市广大的农村里,农民成为了体面的职业,农业成为了有奔头的产业,农村成为了农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看,在自治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的继续推进下,280万包头人正以他们前所未有的斗志与激情,书写着一首又一首史无前例的战歌。(纵横融媒体记者 张磊 武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评论内容至多1000字)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background-img background-img background-img background-img background-img background-img background-img background-img background-img background-img background-img background-img background-img background-img
内  容:

友情链接

三农资讯网乡村网三农市场网农资供销网农民工网农副产品供销网农民网

特产博览网
扫描二维码
了解更多